1、为什么很多小宾馆前台要挂那么多的钟呢?东京、纽约、伦敦的时间对他们很重要吗?

2、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老子有很多外遇呢?

3、为什么傻逼们继续把事情揽到自己怀抱呢?

4、为什么我这么多天没有更新呢?

5、为什么我觉得以前写过十万个为什么,但是现在竟然找不到呢?

6、这一条不是为什么:我准备开专栏十万个为什么追问我所有的疑问,但求有心人赐我答案,如果你足够无聊。

7、最后的诘问:麻痹的,为什么一定要用贬低别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牛逼呢?

8、还有个问题:我想在某网站开个空间,起名“如是我闻”,结果说我是敏感词语,这是为什么?

我不知道该如何用言语来描述对你的感激。

我也不知道如何用言语来表达我的爱意。

在我的理解中,那些要用鲜花和纪念日支撑的情感本就无足轻重,但我还是想在每一年用一天的时间来回忆我们走过的每一天,每一年,这一生。

是的,这一生。

第十二年,忆尘会盯着我喊爸爸,你在旁边笑地开心:“这都是我教的好。”

这十二年,你给予我的。

我早已不说,你明白的。

1、无论如何,中央电视台还有《小崔说事》;

2、今晚《我的生命谁做主》关于“遗族”,所谓遗族,指亲人逝去,感觉自己被遗弃的人;

3、嘉宾之一罗女士的孩子因为抑郁自杀,做母亲的她先是觉得愤怒,然后自责,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一生,每一天都是痛苦;

4、嘉宾之二钱文红女士是香港所属“生命热线”自愿组织副总监,该机构的“遗族导师”计划以互助小组的形式帮助了3000多香港人走出了罗女士所经历过的心理困境;

5、在由几位“遗族”组成的互助小组中有一些约定,包括保密、准时,不要评论,别人所说不能随便用你的角度进行评论

6、罗女士接受帮助前,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到那里,但她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最后,她开始接受孩子离开这一现实,不再去街上找他,想法、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只是这过程异常地艰难和痛苦;

7、美国做过一个研究,自杀者平均会影响6个人,这六个人同时也是自杀高危人群;

8、嘉宾之三清华大学心理学樊教授提供了一张图表,表明灾难后6个月左右才是自杀的高危时段,因为此时前段时间自然地忙碌开始停顿,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大脑从震惊和麻木中醒来,会思考一些原来不曾思考的问题,开始愤怒、自责、后悔和内疚,生理上也会出现不适的反应,同理还会有“周年反应”;

9、在我的理解中,周年反应或许和我们习惯把时间分成一段一段人为的意义亦有关系;

10、钱和樊都认同对遗族心理干预的原则:不要指责、不要讨论应不应该、不要和他讨价还价,比如我给你某个条件,你可不可以收回某个想法,这些都会让对方陷入更深的心理孤独感;

11、我之所以结结巴巴地记录下这些话,是因为前段时间在那位自杀的父亲的空间博客下,曾出现好几位指责的留言,共同探讨逝者对家人的不负责人和草率,当时我就想骂人,只是怕对死者有不尊,今天《小崔说事》中的内容,很好地解释了我为什么想骂人;

12、去他妈的评论和指责,通过这些评论你明白很多人,还不能称之为一个人。

她是我们眼中的女强人,也是所有人眼中的女强人,当我们还是对手的时候,她做的幻灯片和口若悬河的讲解差点让我崩溃;

她豪爽,大声说话,放声而笑,三两的酒杯我见她饮了一杯又一杯,再一杯,还复了一杯;

她在某个夜晚,坐在紫荆电影院迪吧外的大街边拒绝所有想送她回家的女士和男士;

她在另外一个夜晚,轻描淡写地讲述曾经的梦想和喜好,轻轻地朗诵出三毛那些少为人知的短句,这是她过往的梦想;

她说少女时候单纯的黑白世界完全融化成灰色,那些或恨或爱的爱情却再也说不清楚爱和恨之间的差异;

她亦曾邀请我和她一起合作,但也不为我的婉拒的借口有些许的遗憾;

她说她可能找到了自己的爱情,所以在某个下午急冲冲赶到另一个城市只是为了买两斤河鱼,为了那只有她爱情才能感知的新鲜;

她在另一个下午结束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存在;

我们猜到了过程,却没有猜到结局。

3505987522_571900caed_o

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温馨摄影奖项,M.I.L.K取自“Moments of Intimacy, Laughter and Kinship”的缩写,该奖项希望在全球寻找独特的关于友情、爱情和家庭的照片.

上面这张名为”告别鬼脸”的照片成为今年的赢家,相片的作者——来自立陶宛的美女摄影师Victoria Vaisvilaite Skirutiene——凭借其女性特有的细腻记录下了这分别的一刻,也获得了今年5万美金的大奖。

今年M.I.L.K一共收到4万份作品,其中的150幅你可以在这里看见,下面是一些我喜欢的图片:

0000161

这是我最喜欢的图片,因为它让我想起了某个春节

Nudes.

有你,有世界,再大的浪又算什么?

Nudes.

为你我花费了半身的力气,飘洋过海来看你.

0000161

我的心跳扑通扑通地阵阵悸动,我要和你双宿双飞多冲动

0000161

我唱的你心醉,我唱的你沉醉,身边的小孩已渐渐入睡,他还不明白你为何流泪.

0000161

我所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慢慢地刷.

Nudes.

我的家门前有一条小溪 ,童年就在那里游戏 ,你常被我呀推到水里 ,你就骂我坏东西.

National Guard Deployment

朋友亦是如此不同,一杯酒,一辈子.

Nudes.

北方、南方,某个远方,一定有座天堂,你的爱情,他的过往,还有我的梦想.

Brighton Beach 281

这是我的故事,还有黑猫咪的日子.

电话里传出一优美的女声:“魏先生,你好。”

:“哪位?”

:“我是XX银行下属XX公司,你是我们银行的客户,现在我们推出一项服务……”

:“哦,对不起,小姐,我不需要。”

:“魏先生,我还没有介绍呢,你怎么……”

:“我真不需要,”不过偶是一个很有教养的人,“这对你来讲也是一份工作,你找需要的人去好不好?”

:“魏先生,是这样的。”偶只好把电话放在一边,反正我接听也不要钱,随便吧。大约三分钟后,电话里悠悠传来:“魏先生,魏先生,你还在听没有?魏先生,魏先生,那好,我改天再打电话给你。”

过了几天,电话又传出优美女声,于是我们基本上重复了一次上面的对话。

又过了几天,电话再次传出优美的女声,我们的对话重复到一半的时候,偶决定换个台本:“以后不要打了哈,再打我会去电信投诉你们的。”

女声:“欢迎你去投诉,这表明你记得我们啊。”

偶无语,但还需言语:“你们他妈有病啊,老子说了不需要就不需要,老子要天天给你打电话你他妈爽不爽……”

:“魏先生,魏先生,你怎么这样呢,那好吧,再见。”

电话传来忙音,这以后我再也没有接到该优美的女声。

—————–关于贱的分割线—————————-

问答题:什么是贱?

答    案:贱就是把你的礼貌当成软弱,然后他自己找辱骂。

—————-骂人的分割线——————————–

那XX行,管我资料的人,你妈逼。

一年多来,我对睡眠有一种排斥感,甚至可以说是罪恶感,很害怕自己睡去。

于是我睡的越来越少。

以前我很享受在飞机、大巴和火车卧铺上的感觉,那是我最好的睡眠时光,最漂亮的空姐也不能打断我睡眠的愿望,并不仅仅是她有一对黑色的眼袋。但是现在,我在这些交通工具上从来没有踏实地睡过一觉。

不止一个朋友问我是不是神经衰弱了,真没有,因为我一旦挨着床,就会睡得很香,哪怕我睡的再少,少到一夜无眠,第二天也会精神百倍。

这是不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时光?还是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我只是对睡眠有一种抗拒,是因为我有太多未完成的事情和计划。

无意间闯入一英语网站,看到一些句子,记录下来:

“Everything should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 ” – Albert Eistein(1879-1955) German-born American Physicist

“It isn’t what you have, or who you are, or where you are, or what you are doing that makes you happy or unhappy. It is what you think about. – Dale Carnegie(1888-1955) American Educator

“Don’t wait for the last judgment. It takes place every day.” – Albert Camus(1913-1960) Algerian-French Novelist, Essayist, Playwright

“Four things to learn in life: To think clearly without hurry or confusion; To love everybody sincerely; To act in everything with the highest motives; To trust God unhesitatingly. ” – Helen Keller(1880-1968) American Blind/Deaf Author, Lecturer, Amorist

Helen Keller还说过:

“Toleration is the greatest gift of the mind; it requires the same effort of the brain that it takes to balance oneself on a bicycle.”

经过中学议论文训练的人总是习惯把名言作为一个论据,不过我一直怀疑,凭什么一个人的一句话就能作为证明一件事情真伪的凭据呢?后来看当时热播的《狮城舌战》,发现正反两方竟然引用的是同一个人的不同言论,我就越发感觉到这一点。

其实,这些话和歌一样的,会在你需要的某个特定场景浮现出来,直接道出你的心声,在某个意义上,这些话就是你想说的,只是他先说出来,而且他比你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