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开一间餐馆,首先会做好两件事情:

1、卫生

在我看来,一家餐馆首先要干净卫生,这个卫生主要是针对后厨而言的,我的后厨一定不允许满地的污水,一定不允许工作人员不严格洗手就进入后厨做事,一定不会允许菜里出现不应该出现的东西,一定不允许把快过期的食物加重口味再销售给食客……

在我看来这应该是一家餐馆最基本的要求。

2、稳定

有时候你吃到一份超好吃的菜,于是兴致勃勃第二次再去时发现并没有第一次好吃,因为这一次菜过于咸了;有时候你们一大群人点同一甜点,有的人交口称赞有的人摇头,并不是因为每个人的要求不一致,只是因为是不同的人放的甜味剂……

这一切均指向同一个问题,这家餐馆的出品不稳定。如果我要开一家餐馆,当然要解决掉这个问题。

现在问题来了,如何让餐馆卫生?当然不是靠良心和情怀,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1、分析厨房

合理的厨房设计需要对后厨运作有一个清晰的分析,装修之前需要和专业厨师反复沟通,了解食材在厨房和食客区域的移动路线,了解各种技术环节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及会产生的污物种类和性质等等。

了解清楚所有的细节后,和工程设计师及厨师一起分析,整理成独立可操作的单元。

2、技术和设备

寻找最佳和最合适的设备,并在不同的行业中寻找,比如,可以向医院向医院供应室消毒行业借鉴一些处理方式和设备,向工业自动化行业借鉴路线设计。

寻找到合适的技术和设备,根据厨房设计方案,反复和厨师及设计人员沟通,出模拟3D,让厨师实际演示磨合,并形成标准。

良好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及后期维护。

3、合理但严格的操作制度

根据前期对后厨的分析、业务单元的建立、不同设备的性能和装修后的结构,制定合理可行但严格的操作制度,实际工作中对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现在,进入第二个问题,如何才能做到稳定得输出:

1、摒除做饭是一门艺术的认识,将任何抱这个认识的厨师淘汰在招聘环节,一个好的餐馆一定是能够保持出品稳定的;

2、认识食材,充分从物理、化学、生物各个层面认识食材,分析每道菜烹制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标准化组成部分,设计整个流程,选择合适的烹饪工具,然后量化;

3、好的食材。

好了,第三个问题是,假若我要40岁开一家餐馆,现在该做什么?当然是学习和烹饪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

(持续完善中)

魏东(www.igovm.com/blog)

1、蛋黄

蛋黄的重量占带壳鸡蛋的1/3,但占有整枚鸡蛋3/4的热量和大部分的铁、维生素B1和维生素A。

蛋黄的颜色来自于饲料中的植物色素。

蛋黄含有淀粉酶,作为一种消化淀粉的酵素,在做派或馅饼的时候会使许多外表正常的派内陷液化。

完整的蛋黄包括很多直径1/10毫米左右的球体,这些球体各自被弹性膜包覆,烹煮后,这些球体会变硬而形成独立的颗粒,所以蛋黄煮熟后呈松散质地。

宏观看,蛋黄是一袋水,水里含有自有浮动的蛋白质,以及由蛋白质、脂肪、胆固醇、卵磷脂形成的聚合物,正是这些聚合物,蛋黄才具有乳化和添加浓郁度的能力。

2、蛋白

蛋白重量占鸡蛋的2/3,但是90%是水,其他部分是蛋白质,还有微量的矿物质、脂肪、维生素和葡萄糖。

其中,维生素中的核黄素使生蛋呈淡淡的黄绿色。

含有的微量葡萄糖并不能使鸡蛋变甜,但能在长时间煮的蛋料理和皮蛋中让蛋变成棕色。

3、如何储藏鸡蛋?

首先最好购买冷藏的鸡蛋,在国内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最好购买新鲜的鸡蛋,买回后立即放到冰箱中冷藏。

鸡蛋需要尽量避免振动,因为振动会使蛋白变稀,因此鸡蛋最好不要放在冰箱门上。

另外最好把鸡蛋放在气密性容器里,减少水分的流失,也能避免串味。

4、蛋白质凝结

蛋料理的方法很多,包括煮、至于酸或盐里腌制、打成泡沫,这些方法的一个共同原理就是克服蛋白质的疏离状态,让他们彼此键接。

不同的方法结合,则可全面掌控稠度于外观:坚硬到脆弱、干燥到潮湿、碎块及果冻状、不透明或清澈等等。

但是要防止蛋白质过度结合,这样会产生橡胶般的质地,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温度的控制。

做蛋料理的过程中,添加其他事物会影响到蛋白质的结合以及成品质地:

1)、牛奶、鲜奶油和糖可加以稀释、延长和嫩化;

2)、盐和酸会让蛋白质更快的靠在一起,但不会黏在一起,换句话讲,酸和盐会让鸡蛋在较低的温度里变浓和凝结,但质地却更柔嫩,所以可以在煮鸡蛋前加一点柠檬汁。

5、如何煮一颗水煮蛋

重复一次,煮蛋的关键在于温度的控制,水煮带壳鸡蛋的最佳温度介于80~85摄氏度,也就是水稍微冒泡、接近沸腾的情况下煮,天然气灶上可以通过调节火苗大小得到这一温度。

带壳蛋也可以蒸,蒸的时候把蒸锅盖子稍微打开,烹煮温度降至沸点以下,煮出娇嫩的鸡蛋。

全熟蛋大概煮5~10分钟,半熟蛋大概煮3~5分钟,5~6分钟煮出的蛋为溏心蛋,即蛋白已经凝固,蛋黄还是液体,可以很顺利的剥开。

如何更快地剥一粒水煮蛋?首先选择在冰箱冷藏了几天的,鸡蛋做,另外慢慢加热,储放中尽量平放。

6、去壳烹煮一颗鸡蛋

将鸡蛋去壳后打到滚沸的液体中煮3~5分钟,直到蛋白凝固而蛋黄还未凝固的状态,这里的液体可以是水、鲜奶油、牛奶、酒、高汤、酱汁或奶油等。

去壳后煮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是让鸡蛋顺滑而紧实,如何解决?首先选择浓蛋白比例最高的鸡蛋做,其次烹煮的水要接近但未达到沸点,使外层快速凝固。

之所以在煮鸡蛋的过程中一直强调不要沸腾的水中,是因为沸腾的水会扰动稀蛋白,使蛋白呈现不规则状态。

去壳煮蛋的一个秘诀:每升水加入8克醋和15克盐,将水加之滚水,打蛋入锅,待蛋再浮起来的时候就好。

7、炒蛋怎么样?

炒蛋的关键在于慢炒,需要的只是低温和一点点耐心,需要好几分钟来做。

用调和油做,温度不要太高,快速不停翻炒,在尚未完全熟透的时候起锅,余温会让鸡蛋慢慢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