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

这张照片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们的生活:当我们离开家乡来到异乡生活,就再也回不去了。问题是生活的地方是否真正的接纳了我们,我们可曾融入这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在回不去的家乡和心无定所间飘来飘去。
Adrian Fisk,一个出生于1970年的英国摄影师兼制片人,曾为国家地理、金融时报、名利场等杂志供稿,同时也在广告业界工作。2003年,Adrian Fisk从印度开始在全球探索他一直持有浓厚兴趣的青年社会文化主题。
在中国,Adrian Fisk通过约12,500Km的旅程,记录了42个16至30岁的年轻人,Adrian Fisk给他们一张纸,让他们写下自己想说的话,然后记录下来,全部照片可以在这里看见,你还可以在这里看见中文翻译版本。
假如你通过中文媒体看这一组照片,你会发现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大多是同一段文字,更奇怪的是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同一个题目——《在这里,读懂中国》。其实这些照片只是记录了一些人的生活状态或所思所想,谁能读懂过去、当下和未来的中国?通过这些文字,你也会发现抄来抄去的媒体有多么无聊。
除了Adrian Fisk,同样来自英国的摄影师Alex hofford拍摄的“中国工厂”系列给了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在我家乡,几乎所有年轻人都离开故土,去到不同地方,在各种各样工厂里打工,有人赚到钱买了房和车,有人赚到钱送孩子读完大学继续打工,有人没赚到钱但还是年复一年去到远方,我一直在想,这些工厂是什么样的?Alex hofford的照相机回答了我的疑问。
Alex hofford记录了“游戏机厂”、“手机充电器厂”、“铸件厂”、“笔记电源器厂”等,详细的可以看这里,其中有一张是:

这是铸件的一个步骤,钢水被倒进两个工人用长的杆子夹住的坩埚,好将钢水浇如模中,这一步非常危险,工人们既没有带手套,也没有带护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