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总是一件扯淡的事情,话说这两年女人时尚先后流行的是靴裤(基本上已经OUT了)、legging(好像被翻译成了打底裤)和功能内衣,一个比一个扯淡。

别说我不懂时尚,只是我不明白这三个玩意为何引万千女人疯狂。

这里我要说的是某女——应当事人要求,涉及具体的名称都用某代替——曾在某功能内衣店上班,该店位于成都某富人小区内,某夜10点过,华灯早已照过,该是打烊时间,某女正和同事营业员感叹今天生意不好,一女,35岁上下,推门进店:“还在营业。”

得到店员肯定回答,该女徘徊于店,后挑一套进试衣间,5分钟后手挽帘子:“妹妹,来帮个忙。”

顷刻过,该女出试衣间:“妹妹,好多钱一套?”

:“我们是高端品牌,一套6000多。”

:“可以刷卡嘛。”

:“对不起小姐,今天线路有些故障,刷不起。”

:“那你们等一下。”须臾,该女出门进门,从手上新增的黄色资料袋摸出一扎人民币,数出三十多张,将剩下的交给收银,“你们说,这个是不是还是需要换洗呢?”

:“当然。”

:“那给我来四套。”该女再从资料袋拿出两扎。

该女走后,某女和同事面面相觑,复摇头,人各有命,还是喊老板来拿钱吧,顺便送我们各自回家。

又半月有余,某女看过新闻,恍然大悟,原来是她,释然。

错乱的时代,做父母是一份艰难的工作,你得努力让你的孩子躲过傻逼的教育,得抑制住让她和其他孩子竞争的冲动,还得接受某个下午她用不屑的眼神告诉你:“爹爹,你OUT了。”

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是每一个新手父母的愿望,他们把钱投入到桶装奶粉的铁罐中(我一直不理解,同样的奶粉,为什么桶装的大包装会比盒装贵那么多,售货妹妹告诉我好保管,可是你买一桶奶粉真需要保存那么久?);他们把钱投入到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天才宝宝培训班;他们还把钱投入到书店、影像店,结果呢?结果美国某公司对过去几年购买了他们天才宝宝DVD的父母作出了退款的决定,为什么?因为那玩意根本就没有效果,全是扯淡的。

书店?书店更不乐观,你到书店,励志和心灵鸡汤陈列架前众多充满求知(应该是求职)欲望的人就失去了逛书店的想法,花样繁多的教辅书籍就为你即将跨入校门的孩子倒吸一口冷气,面对密密麻麻几陈列架的教育书籍你该如何选择?如何选?别选,绝大多数书——尤其是畅销书、名字取得花里胡哨的书——都毫无用处,反而会让你无所适从,除了把你教傻没什么其他的效果,比如很多年前的什么学习法,现在还有他妈人提起吗?比如最伟大的推销员你都看了好几遍了,结果呢?结果你还是没有敲客户门的勇气。

放弃把你孩子培养成天才的计划吧,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但是你绝对可以把平凡人培养成蠢材;甭要想终南捷径,放下书籍,关上DVD机,去他的故弄玄虚的培训班,带上孩子,到公园,或者楼下的空地,好好玩一会儿,这比什么都重要——你不能把一个平凡的孩子培养成天才,但是你可以培养成一个热爱美好生活的人——而不是蠢材,把这个世界搞得越来越乱的聪明的蠢材已经够多了,何必再凑这个热闹。

说这么多,其实我是想说最近看的两本书,推荐给所有想武装一下自己的父母,这两本书基本上藏身于大书店书架的最下端,有一本在好多号称给读书人的网站上都看不见封面图片,但丝毫不影响它们是两本有意义的书:

09110501

《为人父母》:

养育是一种过程,父母和孩子彼此在其中得到成长和美好,不过我最先看的是建议如何向你的孩子说明你们要离婚的事情,妈的,以后谁要是还咨询我这些问题,就直接丢丫这本书。

09110502

《儿童绘画心理学》

大人最大的问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猜度和左右孩子的世界,一旦超出自己的理解范畴就只有给一个大大的叉,这就是为什么孩子越长越大却越来越失去梦想的能力,因为大人的权势以及权势建立的世界让他们不得不竭力去适应。这本书的意义在于教会你如何通过孩子的绘画去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不过书中的东西并不能照搬,所有的心理分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和一段时间的经历和行为动机相关的,如何相关?既然你都问这个问题了,我也就建议你还是不看这本书的好。

你也在和孩子的交往中学会理解和宽容,这不,养育本身就是一种美好和共同成长的过程,我没有骗你吧,别傻兮兮的把自己不成熟的、失败的世界观灌输给孩子,害了你,也害了他。

漫漫15月,魏忆尘小朋友终于可以颤巍巍的走好长一段路了;牙齿也突破了8颗,基本上可以尝试用两侧的尖牙解决饼干外面的塑料袋;也能发出若干有意义的单词,比如对着电话对爷爷说:“喂……”,可是带着上升尾音的哦,比如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说:“狗~狗~”。

09110201

这不,为了庆祝这一天,上月31号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举行了世界狗狗运动会,55只狗狗参加了众多项目的比拼,要论最有意思的嘛,还是跳水,不信?看下面这只狗狗:

09110202

虽然有些不雅,但姿势本身还是极具说唱范儿的。

是比赛当然就有奖励的,第一名(它的主人?)可以得一万美金哦,要是你是的名次不靠前,也不要气馁,至少你还可以得到狗粮、狗狗香波、狗狗玩具等安慰奖的,其实这个比美金还实在,你说是不是嘛。大家皆大欢喜,迎接一个美好平等的狗狗世界,点都不像成王败寇、优胜劣汰的人类世界。

魏小朋友看见这些狗狗,笑的咯咯的,等到会发三个音节的时候,她一定会说:“狗~狗~,go!”然后点点头,嗯,硬是听话哈。

09102701

一直觉得,人生最困难的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抉择之间,你始终会觉得未选择的路可能才是最好。

其实,无论时光回到任何一个节点,你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当时的路。

人生在世,选择前不要怕,选择后不要悔。

无论何时回到此刻,我依然如此选择:

就这一站,只此一班

:“假如他成绩不好呢?”

:“不好就不好了。”

:“假如她老师经常喊你去学校呢?”

:“我会先冷静,然后想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如果是孩子的问题我想我会和她谈谈,但不会过多的指责。”

:“假如她时髦的让你觉得诧异呢?”

:“我能接受。”

:“假如她喝酒呢?”

:“我会劝她少喝点。”

:“假如她抽烟呢?”

:“我能接受,只是希望她尽量少抽点。”

:“假如她是个同性恋呢?”

:“我会很伤心,但是我会支持她,而不仅仅是接受。”。

每一次事件出来,几乎所有的人第一反应都是爆料的人、投诉的人有什么动机,而且往往会在对动机的追寻中遗忘掉问题本身。

其实动机根本没那么重要,只要他反应的事情是真实的,那就对了,社会不会在互相夸奖和包庇中进步,甚至不会因此靠谱。

希望,你明白这个道理。

若干年前,若干小于15。

某君,某部门伙食团炊事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该部门所有人员的午饭,间或也给某几位加班人员做一顿晚饭,工作极为悠闲。

某段时候,某新调来人员极贴部门领导,车前马后做牛做马,任劳任怨,部门同事有云:基本上,孝子也就这样了。某日,部门大会,新调来人员在会上作呕心沥血式发言,领导心花怒放。

中午,全部门会餐,菜齐酒斟满,炊事员突从围兜口袋掏出一小勺,旁若无人舔将起来,众人不解,问之,其高声:“人家舔勾子,老子舔瓢瓢【注一】可以撒。”

三月后,伙食团解散,炊事员离职,于部门不远处开一小食肆,靠众老同事支撑,倒也红火。

又四月,老领导高升,新调来人员成部门主管,前面有一代字。

又十余年,炊事员于县城开多家餐馆,中档多,高档有一,靠朋友及朋友的朋友,每日车水马龙。

偶或遇见老同事,得知,当年代主管现已高升三五次,炊事员斟酒举杯:“人皆有专能,来,走一个。”众人举杯:“来,走一个。”

【注一】这里都是川北方言,勾子,屁股的意思;瓢瓢,小勺子的意思;舔勾子和舔瓢瓢,在川北方言中,都是拍马屁的意思,但其中的不屑之意更甚。

(“关于父亲”系列之一)

09092301

【爱情】

09092304

虚实交错的故事,从这里开始感动。

在她之前,有她之后,他都遇见同一个女人,只是一次太早,一次太晚,太早的时候他对她还不会有爱,太晚的时候,他已经找到一生的挚爱——从他第一眼看见她开始就注定,从此以后,在他眼中只有两个女人——她和其他女人。

真实的世界中,或许没有经历那些光怪陆离的苦头,但毫无疑问,他追她追的艰难。

这是最美的爱情,有过无比的浪漫,更有平平淡淡的日子——银行的每一笔存款、屋前的每一次等待、餐桌旁的每一个笑容,还有此时的紧紧相拥和她眼中滑下的泪水。

他给予另一个女人——所有的其他女人——只有温馨的友谊,太早?太晚?都不重要。

【人生】

09092302

父亲一生都在讲故事,到最后把自己讲进了故事。

儿子慢慢长大,开始明白父亲讲述的只是故事而已,并不真实。于是,每多听一次父亲的讲述,对儿子而言,都是折磨,直到在儿子的婚礼上无可避免地爆发。

这以后,父子俩三年未曾交谈。

09092307

儿子只是想知道真实的父亲,但真实又是什么?

09092305

母亲、儿子、媳妇在一堆杂乱的文件中找出当年军方出具的证明,儿子开始明白,也更期待那个父亲——真实的父亲。

09092308

真实,往往比故事更动人。

每一个男人的成长,都经历过对父亲无条件地崇拜到怀疑,继而不屑,再慢慢开始理解,重新尊重并热爱他,然后发现无论自己想走的多远,到最后只是在慢慢接近父亲。

所以,电影的最后,父亲离开世界的最后一个故事,只能,也必须由儿子来完成。

这不是生命的延伸或者传承,只是两个男人的惺惺相惜。

【死亡】

09092309

:“我不是这样死的。”父亲不止一次说这句话,某种意义上,这代表着他对死亡的超脱;或者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代表着自我的一种激励——无惧任何挑战、冒险或者是改变。无论那种,都给了父亲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这勇气让他离开小镇,追到一见钟情的一生挚爱,然后给她白色篱笆的大房子。

:“我不是这样死的”,在某些时候也是对别人的一个安慰,你丫放心,我还长呢,我还好着呢,当儿媳要给父亲照相的时候,父亲两次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痛苦。

除了这两个镜头,在全片,再也没一处展现父亲的痛苦,在父亲的词典里,痛苦永远不是用于展示、乞讨的工具。

【后记】

这不是影评,在我看来影评和书评、乐评都可归于最无聊的一类事情,当然,我也写不出来影评。

在英语口语中,fish story有吹牛的意思。

片中的几个女演员真是漂亮,那两婆媳,有着东方式的贤淑,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

《every  day》,上次听这歌的时候我正因为一个人想象《生下来,活下去》,这也就是我理解的生活。

(流水帐2009年9月20日)

…………

友:“犬儒主义是个学派,大概的意思是……(此处省略若干非口水话)”

我:“我说的是犬-儒,有文化的狗。”

友:“哦,很贴切。”

(流水帐2009年9月19日)

傻逼,做聪明事,大智若愚,抑或是缺牙吧咬虱子(四川话应该是shaizi);

傻逼,做傻逼事,正常发挥;

聪明人,做聪明事,正常发挥;

最难受的事,多少聪明人,做傻逼事,你还不能怀疑他,因为基本上他认为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确的,只是你还不理解,譬如:好多写稿的,好多出卖自己良心的,好多……这些人的一个共同点是从来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傻逼,所以也不能接受外人任何的质疑,你一旦质疑,做傻逼事的聪明人第一反应永远是咋个弄你,哪怕你是善意地提出改进的意见。

此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