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死亡这一题材感兴趣: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面对别人的死亡,如何度过亲人亡去后的时光。

生命的归隐,是一段悲剧的结束,亦或是另一段悲剧的开始;换个角度,是一段喜剧的结束,亦或是另一段喜剧的开始?其中的差别只在观者的位置。

《充满奇想的一年》是一种,这部名叫《守灵夜狂想曲》的日本电影是另一种。

落语(日本民间艺术,类似于单口相声)大师意外幸福的逝去,拉开了一出狂欢曲的大幕,其后大师大弟子、妻子的相继离去,将狂欢推向了高潮。

对死亡、下三路的另类视角、守灵夜上花样翻新的荤黄段子、关于逝者生前趣事的夸张演绎,终于在最后形成了狂欢,在狂欢中,依稀可看见逝者们会心的笑容。

这是一部独特的电影,用极俗的手法阐述着极其严肃的题材——死亡,或许这就是大俗即大雅。

你为什么不快乐?

因为你身边缺少快乐的朋友,笑,是可以传染的。

这不是我说的,是科学家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在美国麻省有一个小镇叫Framingham,小镇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每年让居民填写一份年度问卷,问卷中有一些问题是关于快乐的,诸如你现在快乐吗?你满意现在的生活吗?等等。科学家从这些难得的历史资料出发,找来小镇上5000个居民,然后画出这5000个居民的社会关系图谱,这属于社会学范畴吧?即通过图谱表明人与人之间是否存在血缘、邻居、同事、同学等关系。

上图中黄色的点表示快乐的人,蓝色的点表示不快乐的人,而绿色介于两者之间。你发现什么了?对,黄色的很多都联系在一起,这表明快乐是可以相互传染的,而且,蓝色的很少直接和黄色的联系在一起。

上图只是一部分,科学家通过对5000人的资料分析发现,平均下来,身边每多一个快乐的人,自己的快乐程度可以增加9%,也就是说假使你身边有11个快乐的人,那么你的快乐程度就会翻翻滴。

当然,社会学上的数据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统计学意义上存在,具体到个体是否一定会快乐9%就不一定了,而且作为一种主观感觉的快乐,也是不好用数字来形容的,但有一点是绝对的——快乐是可以传染的,多结交快乐的朋友,多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

一个衣冠楚楚的杀人狂,艺术般地完成一件预谋已久的杀人案,然后优雅地洗干净自己的双手。

这是很多电影中出现过的镜头,当时看电影的你一定在心中默念,这个有洁癖的杀人犯,或许更进一步的人还在思考,难道越是爱干净的人越容易干坏事?

是的,基本上就是那样,《经济学人》杂志上月20号的一篇文章证明了导演们的判断,那就是把外在污物洗得越干净的人,越容易引出内心的邪恶。

文章很长,涉及一些专业术语,我就不翻译了,研究者Schnall博士主要是通过两个心理学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外在的净化,可以产生一个更为宽松的道德观,对罪恶的容忍同样越强。

联系上一篇文章《道德是靠不住的》,看样子,把自己弄得越干净,不仅越能容忍别人,同样越能容忍自己的邪恶。

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卫道士,每每你做一件事情,无论向左还是向右,都有一大群久经考验的道德家指出你所作所为有悖道德的地方;每当对方辩不赢你,玩不赢你,总会有人自以为是的站在道德的至高处居高临下,对你指指点点,引导舆论的走向,好不风骚。

如果以后有人想用道德两字打败你,你不必引经据典,不必躲躲藏藏,理直气壮告诉丫的:“道德是靠不住的,因为它太它奶奶的感性了,你不能容忍我的伤风败德?去洗洗手吧。”

英国《心理学杂志》12月号刊文介绍了普利茅斯大学心理学家西蒙妮·施纳尔女士及其同事共同研究的成果。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在作出道德判断之前洗过手,那么他对那些不道德的行为会较为宽容,更容易接受。

下面是转载:

心理厌恶

这项研究源于施纳尔先前所做的一项研究。她以前已发现,如果事先对一个人灌输心理上的厌恶感,那么这个人在作出判断时会更加符合道德标准。

施纳尔据此推测,这是因为心理上的不洁感,也就是厌恶感,会让人严格对待道德错误,并出于纠正错误的目的更加规范自身行为。

施纳尔设计了一项实验来检验这种推测。她向40名受试者分发写着一些词语的纸条,其中20人拿到的词语都与纯洁、干净等含义有关,如“纯净”、 “清洗过的”、“打扫”等,而另一组人拿到的词语只有中性意义。之后,她让这些人对一些行为作出评判,按照从完全符合道德标准的0级至非常错误的9级打 分。

受试者要评判的行为包括拾到钱包后将财物据为己有、应聘工作时伪造简历、烹食宠物狗或虐待小猫等。

结果那些拿到清洁含义词语纸条的受试者对上述行为持较宽容态度。

洗手实验

通过第一项实验,施纳尔证实了人心理上的清洁感确实可以影响道德判断。同时,她认为心理上的清洁感与生理上的洁净感两者相通,于是决定进一步研究生理上进行清洁,比如洗手是否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力。因此她又设计了第二项实验。

实验共有44人参加。他们被分为两组,先后观看了一段3分钟长、有关吸毒成瘾的电影片段。施纳尔通过这一电影情节向受试者灌输心理厌恶感。

然后,第一组22名实验对象被带入另一间实验室。进去之前,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实验室是员工工作室,他们必须先洗手消毒才能进入。于是22个人都洗了手,然后进入实验室回答问卷。他们要对在第一项实验中出现的同样行为作出评判。

而第二组受试者则不用洗手,直接进入实验室回答问卷。

实验结果显示,洗过手的受试者对不道德行为的容忍度高于没有洗手的受试者。

通过实验,施纳尔证明人生理上的洁净感与道德上的洁净感有紧密关系。生理上干净与否确实对人的道德判断有影响。她还发现,清洗带来的生理洁净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通过事先灌输厌恶感而产生的心理不洁感。

科学设想

多年来,心理学界一直认为道德判断的过程主要取决于理性思考及人的觉悟,忽视了直觉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而施纳尔的实验结果推翻了这样的观点。研究证明,一个人作出的道德判断是一个直觉的反应过程,而不是理性判断结果。影响道德判断的直觉之一就是生理上的清洁感,因为这种清洁感对心理有极大影响。

研究人员据此推想,如果一个公民在参加投票前洗手,那他或许会对某名候选人以往所犯错误既往不咎,投出支持票。

今天看见大学教授在课堂批评了几句政府,竟然被自己的学生告密

几十年了,大家就没点长劲?听长辈们讲,当年有人连自己的父母都可以告发滴,为了崇高的伟大的目标。

想起《闻香识女人》最后的那段演讲词,我觉得这就代表了我的态度,转贴如下:

西门先生不需要!!他不需要被贴上“博德人”的标志,这算什么?你们的座右铭是什么?“孩子们,出卖朋友求自保,否则烧得你不见灰”?先生们……出纰漏时,有人跑有人留,查理面对烈火,那边的乔治躲进老爹的口袋里,结果你做什么呢?你奖励乔治,摧残查理。
我不知道谁念过博德?塔夫,伯恩,铁尔……等等等,他们精神已死,根本没有,总归是零,你在这培育的是老鼠大队,一堆卖友求荣客,如果你以为在锻炼虾兵成龙头,最好三思,因为你正扼杀了这所学府所坚持的精神,真是耻辱!你们今天给我看的是什么秀?唯一有格调的坐在我旁边!!我可以告诉 你,这孩子的灵魂没有被污染,毋庸争辩的,为什么我知道?有人,我不说是谁,要收买他,但查理不为所动,你太过分了!
我告诉你什么叫过分!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过分!我想示范,但我太老太累又瞎,如果是五年前,我会带喷火枪来这儿!!你以为你在跟谁说 话?我是见过世面的,明白吗?有一度,我还看得见,我见过很多很多,更年轻的男孩,臂膀被扭,腿被炸断,那些都不及丑陋的灵魂可怕,灵魂不可能有义肢,你 以为你只是把这好青年象落荒狗似的送回家,我说你是处死了他的灵魂,为什么?因为他不是博德人,博德人!?伤了这男孩,你就是博德孬种!!
你们全是!而哈瑞,吉米,博德……不管你们坐在哪儿,去你妈的。
我还没讲完!!!来这儿得时候,我听到类似“领袖摇篮”的字眼,嗯,枝干断掉时,摇篮就垮了,它已经垮了,已经垮了!“人类制造者”,“领袖创造家”,当 心你创造的是哪种领袖!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的缄默是对还是错,但我可以告诉你,他决不会出卖别人以求前程!!而这,朋友们,就叫正直!也叫勇气,那才是领 袖的要件!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就知道,但我从不走,为什么?因为妈的太苦了
而查理他也走到了十字路口,他选择了对的路,充满原则,通往个性之道。让他继续他的行程吧,他的前途掌握在您手中,诸公,绝对是有价值的前途,相信我,别毁了它,保护它,拥抱它,有一天您会自傲,我保证。

这是昨晚在火锅店的厕所拍到的图片。

左下方的小字写的是:“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笨女人;世上没有好男人,只有臭男人。”

然后有人用笔在帖子正中下方添有:“沙发,楼主是个美女”。(大概意思,因为手机拍的,不是很清楚,而当时我又没有全部记住)

网络文化,很好很强大。

南宁最好吃的是米粉,米粉中最好吃的老友粉,我吃的那家好像在医院的对面。

所有美味的地方都是一个德性,油腻腻的桌子,脏兮兮的环境,有一搭没一搭的服务人员,或许还有位专职收钱的大嫂。

老友粉单锅做成,汤香且浓,微酸微辣,米粉地道,极其开胃。

帮朋友的忙,昨日匆匆回广安一趟,而且是路过。

中午得空,先去龙安,去龙安做什么?去龙安的树上摘柚子。

广安有两地方产柚子,一是白市,一是龙安,前者因邓爷爷而出名,后者知名度这几年也飞速提高,快赶上神舟X号了,究竟孰优孰劣就不得而知了,我只知道都好吃。

龙安柚皮薄汁多,据传现在的龙安柚都是由几株老树的枝桠嫁接而成,当然我们摘到的只是这几株老树的子孙们咯,虽然一路颠簸,车还差点搁浅,不过还是值得的,谢谢朋友的朋友的父母,谢谢朋友的朋友。

中午吃什么呢?10年前,哥们还混广安的时候一日只求三顿饱,当时觉得最好吃的是每天早上医院大门对面的米粉,尤其是米粉摊子旁边农村大嫂手中篮子里面的盐蛋,现在盐蛋做成了礼品装,成都的超市也能买到,但味道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差异,或许是当年的盐蛋更新鲜,而礼品装为了保鲜时间更长所以做的更近皮蛋。

后来大家商量还是吃点肉算了,吃肉当然就吃羊肉,羊肉在广安一定得吃桂兴羊肉,吃桂兴羊肉当然得吃红汤的坨坨羊肉。

羊肉的做法千千万,但大多以清汤为主,辅以蘸水碟,而这里的坨坨羊肉直接做成微辣的红汤,味道只能说不摆了,你说老子当年在广安混得时候咋就没有吃到呢,那时其实哥们只要不买书、不买磁带、不打麻将、不带美女去舞厅(这个是想象的),还是能够节约一点碎银的。

对了,那时我想吃肉了,就去北街旁边的夜市,点一份砂锅蹄花,点一份血,点一瓶啤酒,坐在街边看夜色下美女那鲜红的嘴唇,听满大街《心太软》的靡靡之音,一口酒下去,世界从此不同。

有一天,我在不同的世界中看见我的邻居,邻居和他女朋友蹲在马路上看来来往往的人,然后起立、离开,屁股口袋中一截长硬之物将皮夹克支得老高。再后来的某一天警察闯进我的房间,问起邻居的情况,我才知道邻居是何方神圣,可是,可是,可是我真的很喜欢我的邻居,只是不敢跟警察讲。

如果有人问我广安有什么,我就骄傲的告诉他,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包括桂兴羊肉和龙安柚。

我忍不住请你先看一段视频。

长发哥哥很有艺术天分的,有一刹那我把他当成了黄子华,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1分45秒左右的某个人的裤裤,貌似大哥也不算太胖啊。

我一直在员工数量不多的公司上班,所以过节的时候都是老三样:酒、飙歌、麻将,于是一直羡慕那些过节时可以自己组织一台文艺晚会的单位,那时候你才能看到那些貌似正常人不正常的一面,这时候你才能放开地、毫无忌惮的笑。

但这里我要说的不是笑,而是哭,没错,就是哭。

以往我们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认为哭出来对身体好一点,现在,英国independent的一篇科学研究文章表明,哭对我们的身体有着无可替代的益处,而且,这不要钱的。

从科学的角度看,眼泪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无意识泪水(Continuous tears)”,每眨一次眼泪就会产生一点,主要是为了保持眼睛的湿润;第二种“反射型泪水(Reflex tears)”,有异物掉进眼睛便会自动产生,以尝试将异物排除去;第三种“情绪化泪水(Emotional tears)”往往因为某种情绪的刺激而产生,据科学家研究,情绪化泪水和前面两种泪水有着不一样的成分,情绪化泪水含有更多的蛋白质、锰和泌乳激素。我们知道,这些物质都是人在感觉到压力时容易产生的,而眼泪可以将这些多余的物质排出去,维持身体的平衡。同时,哭泣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的深呼吸,这些都是自我调节的一个方面。

报告中还有一些数据:

只有20%的哭泣超过半个小时;

只有8%的哭泣超过1个小时;

和我们映像相反的是,大约有70%的绝大多数哭泣者不会掩饰自己哭泣这一事实(但是我认为,在中国掩饰自己哭泣这一事实的人远远超过30%,但是这也是我的观察,没有统计学数据);

77%的哭泣是发生在家里的,15%的发生在工作中或者是车里;

40%的人选择独自哭泣;

最容易让人哭泣的时间段是晚上6~8点;

88.8%的人哭泣后感觉到好一点;

男人一年大概哭7次,女人远远超过这过数字,一年大约要哭47次,不过我觉得男人哭泣次数没有这么多;

最后一点:社会越来越接受掉眼泪的男人,就像歌里唱的一样——

补充:成年以后,我基本上没有哭泣过,所以一直记得那年那场痛苦,还有那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