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给悠悠买书,书店越来越豪华,书却越来越难找。
我看见很多家长在挑选识字卡片,我就不理解了,有功夫费这劲,难道没时间带孩子到菜市场、超市、动物园、植物园逛逛?悠悠现在能在不同的场所、对着不同品种的辣椒准确地指出:“辣子”,能对着红的青的大大小小的苹果说:“apple”,我想,靠卡片可能达不到吧。
另一类书的每一页写了很多字,字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拼音,字和拼音盖着的是图片,这类书或许适合大一点的小朋友,但是对于魏忆尘来讲毫无用处,她根本不会对上面的字感兴趣,而且我想,就是等一两年,那些字也会束缚住她的想象。
最后我买了一套《大拇指无字故事丛书》,虽然书的纸张和印刷有些差,不太适合小孩子看(其实完全可以做好一点,价格高一点),虽然色差不是很明显,其中有几本色调有些暗,但在一大堆书中间也算得上是品质优良了。
昨天和小朋友一起看的是《小红鱼》,看完后顺手放在电视旁边,今天回家,小朋友指着书然让我给她,然后搬来两张垫子,命令我和她坐在一起翻书,她肯定不明白我讲的故事,但是她能指出“鱼鱼”,能在每一页准确地找到“小红鱼”,当我讲的高兴的时候会配合地咯咯地笑个不停。
和悠悠坐在地板上看同一本书,这是最美好的时刻之一。
带悠悠去街道、广场、商场,只要人流不多,我们都尽量让她自己自由自在地玩,想走就走,想站就站,想照镜子就照镜子,很多时候基本上是她在指挥我们,我一直觉得,孩子的天职就是玩,而家长的职责就是给她营建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不能限制她的自由。另外我曾经试过,假如魏忆尘喜欢一件事物,哪怕你暂时把她抱到一边,只要一把她放下地,她也会绕回去。
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早教学校,早教学校的口号无一例外都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甚至一部分早教学校的宣传语是“培养一个天才”,可纵观历史的长河,有哪一个天才是培养出来的?输在起跑线的孩子也未必没有好的前程,就算没有好的前程,只要她一生过得快乐不也很好吗?
对于悠悠,我的另一个想法是待一两年后,去找一个幼教专业或者是歌舞专业的学生,每周陪悠悠玩几个小时,什么都不做,就是疯玩,只是不知道是否能找到这种人。
养小孩太好玩了,我准备再养一个,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