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金沙遗址博物馆:
线条简洁,极富美感。
陈列室入口这幅图片前面聚集了大片人,画有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宣传吹嘘的田园梦想,殊不知,彼时,人类对地球第一次大的改造正在进行。
陈列某处,极富喜感。
(伪体育迷的2013年6月)
【一】
我从来没有喜欢过弗克森,也从来没有喜欢过曼联,但我在内心尊敬弗克森,也尊敬拥有弗克森的曼联,尤其是镜头中他因为紧张手抖的那个欧冠之夜。
从1979年执教阿伯丁开始,从1987年执教曼联开始,直到2013年离开为止,弗克森对赢充满渴望,从未满足。
在以胜负为标志的体育运动中,赢,当然重要;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而在风云变幻的足球世界中,无论老板是谁,无论多少财团进入足球圈,身边对手来来往往,他和他的曼联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就此,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事实上,他也赢得了他们的尊敬。
【二】
很多时候,人们是把詹姆斯和乔丹放在一起比较的。
在很多人眼里,詹姆斯统治力比乔丹更强,身体比乔丹更强,防守能力比乔丹更强,或许,假以时日,詹姆斯会成为比乔丹还伟大的篮球选手。
直到,昨天和马刺的第三战。
我们假设,昨天的热火是乔丹的热火,乔丹会怎么做?他会突破,会不停地投篮,会让自己更接近篮筐,会努力激发队友的斗志。
乔丹当然会输,而且也输过很多年很多场比赛,但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像昨天的詹姆斯一样输掉。
失去胜负心的球员,是最让人失望的球员。
所以也许——不,是肯定——詹姆斯还会拿到更多的常规赛的MVP,还会赢得总决赛冠军,但永远别把他和乔丹放在一起比较,这对他不公平。
而对乔丹来说,是一种羞辱。
【三】
赢,当然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在以胜负为界限的体育世界里。
【一】
茶馆位于阿难客栈二楼,光略微昏暗,透过明亮的玻璃窗,三十号大街霓虹闪烁。
众人围坐四周,轮流走到中央讲述自己经历过的人生、见过的市面和听来的故事。
夜已深,倦色出现在大多数人脸上,茶馆小妹续水一轮,老板起身:“诸位,要不喝完这,今天就散了?”
一阵悉索声中不知谁嘟囔一句:“紫今天好沉闷。”
紫起身,坐到茶馆中央的桌子旁边:“那好,我讲一个故事。”
【二】
很久以前。
其实很久也没多久,我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生活慢慢改变,慢到从未察觉。
直到有一天,我们坐在一起,回忆曾经历的一切,才发现街道、人和我们自己都已经时过境迁。
今天和昨天之间,好像没有变化;明天和今天之间,好像变化也不大;但明天和昨天之间,却有着巨大差异。
于是我们追忆,追忆从不曾察觉的一切。
于是我对自己说:
“那好,我讲一个故事”。
【三】
那时我还年轻,对一切高尚和崇高的东西充满向往。
所以我想讲的是一个和“大时代”相关的故事,故事中充满着挣扎、抗争和道义等一切值得书写的事情。
但我从来没有写完它,不是这些挣扎完全没有意义,不是这些抗争完全徒劳,不是道义完全不值得肯定。
这些都很好,只是我变了。
幸好,这些故事中的人也慢慢地生长,我再告诉自己:
“那好,我讲一个故事”。
【四】
从根本上讲,这是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
从内容上讲,这是一个在我幻想中的街道上八天间发生的事情——实际上,这八天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只是记录了其中的一部分。
每个人、每件事情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周围的一切,我们不太察觉,这些太琐碎细微了。
所有的必然都是因为一连串的偶然,而所有的偶然必然出现,这些偶然的细微正是我们注定经历的一切:
“那好,我讲一个故事”。
长假结束,狂欢终止,白底黑字留个记忆提醒自己,从明天起,到2013年6月31止:
1、不抽烟,不喝酒;
2、年度工作计划靠谱落实;
3、不喝任何有色素的饮料,无论再忙,每周吃快餐的次数不超过2次;
4、每周跑步3次;
5、每周看一本书,每周写三篇日记;
6、按照住30年的样子把房子装了;
7、学英语;
8、再不开始预期的计划就老了。
1、作为阿姆斯特朗曾经的铁杆粉丝,这真是一个失落的日子;
2、错了,那就真错了;
3、真正让我难以理解的是如此多人还在“力挺”,一个靠禁药取得胜利的人不值得赢得尊重,这是基本的道理;
4、或许你认为作为一个经历癌症的人,这一切已经很不容易,但你是否想过对其他选手的不公平;
5、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其他选手未必清白,但这并不能作为他可以逃脱处罚的依据,我们鄙视并且抛弃靠禁药赢得比赛的人,直到找到清白的冠军;
6、我曾经认为喜欢并且会一直喜欢的有张艺谋、刘德华、阿姆斯特朗、AC米兰、《南方周末》、《财经》,现在只剩下刘德华和AC米兰;
7、好多年前我构思过一个故事:一个伟大的厨师,被周围的人捧上了天,所有人都执迷于他菜里特殊味道,而厨师临终前的遗言是告诉身边人他菜里的特殊味道是因为每一道菜都加了一点自己的尿液;
8、生活的伟大在于大多数自认高明的谎言都捱不到临终那一刻;
9、所以,错了,那就真错了。
1、原来,每当宣传满满的国产电影上映后反响不好,导演、导演周围的人就开始重复同一个论调:“电影原本不是这样,后来被剪了所以这样”;
2、现在,电影还未上映,导演、导演周围的人就开始宣讲一个论调:“电影原本有好多好多分钟,后来因为各种可以讲不可以讲的原因被剪成了好多好多分钟,所以你看起来不连贯、无法理解的地方完全不是导演的原因”;
3、导演永远是好的,制片人永远是好的,不好的是他们成了受害者;
4、如果,这是一部外国电影,或者是港台电影,我们当然能够理解,因为文化和其他方面的不一致,进入贵国市场被修改,可能修改修改就成了另一部电影,已经偏离了导演最开始的意图。
5、如果,立项之初就做出了不公映决定,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当然,这样的话片方根本不能埋怨被剪,剪什么啊,你就一自娱自乐,还不都是自己剪的。
6、但,问题是,你拍的是一部商业片,从立项之初你就知道这一点,你当然也知道,这是一部主要在贵国电影院上映的商业片,你应该了解贵国的文化和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敢接手,还会接手,完全是因为你相信在现有的文化和制度下,有能力排出你自己想要、观众买账、投资方满意的电影;
7、所以,如果最终呈现的成片连你自己都不满意,都需要用被剪来解释,需要用现阶段还不是拍这部电影最好的时机来解释,那完全是你玩砸了,你根本没有能力实现你的意图,也没能力拍出你觉得你可以拍出的电影;
9、就这么简单;
8、综上所述,如果听见某商业片导演以被剪、大时代说事,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出两个判断:这片子很难看,这导演有点无耻。